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2017渐进式延退方案将出:企业人员退休金平均破2千

    信息发布者:黄江本
    2017-03-26 21:21:06   转载

    2017渐进式延退方案将出:企业人员退休金平均破2千

    2-27 12:14至诚财经网


    至诚财经网2月27日讯

    四川“十三五”将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

    四川省政府在近日颁布的一项规划中要求,“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四川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和目标。该规划在谈到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计划时提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并落实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之后,四川省政府官网2月25日在介绍这份规划时,转载了一篇题为《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文章。



    《规划》没有透露四川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细节,只是在介绍规划制订的背景时谈到,四川“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老龄化加速,抚养比上升,‘未富先老’更加突出。”

    资料显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11年11月1日零时,四川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80.8万人,占10.95%。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四川老年人口数量仅低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四川老年人口比重高出2.08个百分点。2000 -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

    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四川省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则显示,四川约44.2%的老人主要生活来源是子女赡养。

    有关国家层面延迟退休政策方案将在2017年出台的说法已传闻多时。根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015年向媒体透露的时间表,延迟退休方案有望在2015年制定完成,2016年在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后,有望在2017年正式出台。从方案出台到实施,中间会至少间隔5年时间。

    尹蔚民当时还披露,延迟退休将是小步渐进,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加剧基金收支不平衡

    虽然“调待”赢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却难以掩盖这种行政手段上调养老金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金支出压力骤增,基金的可持续性堪忧;二是“普调”抹平了缴费差别导致待遇差别,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性被严重弱化。

    本报记者从地方社保部门了解到,“调待”是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的一大挑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突出,有些地区三四月份“调待”完成之后,养老基金甚至会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需要申请省级调剂金或是财政补贴才能维持基金的运转。

    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7》称,2017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当期结余比上一年减少了229.27多亿元,备付月数也比上一年减少了0.10个月。



    该报告还显示,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助,2017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只有163.17亿元,比2016年减少了742.45 亿元。全国有19个省份和新疆兵团的当期征缴收入小于当期基金支出,排在最后边的黑龙江、辽宁、湖北、河北和吉林5个省份的缺口共计969.19亿元。

    由于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较低,结余资金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这意味着大部分省份都必须依靠财政补助才能保持收支平衡。

    财政补助对于养老基金正常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个坏消息是,2017年虽然财政补助到账3019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371亿元,但财政补助在整个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4.56%逐年下降至13.31%,2017年财政补助的增速下降了2.54个百分点。该报告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

    抹平激励性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去年12月28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2017”上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目前的体制却恰恰相反,长缴多缴所能“多得”的非常有限而且不直观,近年来的‘十连增’和个人缴费的关系很小,带来一些逆向选择。

    “‘十连增’重点应该解决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那时工资少积累低,它不能取代整体制度的公平性。”楼继伟说。

    人社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现在连续的普调抹平了原来缴费多少导致待遇上的差别,使得个人账户激励机制弱化。

    “十连调”中,不管个人账户的积累,只要是收益群体都可以调。个人账户的贡献率在这其中显得越来越低,“但是不调也不行,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调整,物价也在上涨,机制与调待形成了一对矛盾”,唐霁松说。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养老金的正常调整体制,调整的比例缺乏科学依据,上调比例对于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却缺乏评估,下一步应该尽快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体制,根据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化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增长比例。

    各地将制订养老金并轨具体办法

    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昨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称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大,各地区、各部门需在统一制度的框架下,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贯彻落实《决定》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改革,这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下,先集中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问题,迈出制度并轨的决定性一步,缓解突出矛盾,再结合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相关政策,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这位负责人称,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大,各个行业、各类单位情况复杂。国务院《决定》是管总的,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还要依据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

    比如,“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确定了,但涉及各个层级、任职时间早晚不同的各种情况也要平稳衔接。这些都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在统一制度的框架下,周密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改革之后,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发生变化。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由原来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发退休费,改为主要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变动可以精细计算到每年、甚至每个月,能够充分体现个人全部职业生涯所作贡献,也更富有激励性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